日照“夜市经济”该如何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市区现有规划及自发形成的夜市主要有王府大街、太公三路、大学城、菏泽路、威海路、海滨四路、海滨六路、黄海一路、黄海三路、开发区公园、兴海路、海曲中路大润发及百货大楼日照店路段、正阳路、福海路、日照南路等10余处夜市。近年来,我市一些区域的夜市悄然发展生成并有发展壮大之势,但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繁荣“夜市经济”,推动日照城市经济发展、提升日照城市形象,政协委员孙正菊、姜先民等人对此提出了发展建议———
加强科学规划:将“夜市经济”的发展纳入全市总体经济发展规划,对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对宜于发展“夜市经济”的地块,要及早规划,把市场长期发展及今后可能转型升级的考虑一并纳入到整体规划当中。同时要突出文化内涵,如建设日照特色小吃夜市、文化夜市、服装百货夜市等。
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建议学习借鉴杭州、西安等地的先进经验,制定出台培育“夜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强化“以市养市”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为摊位出租收入,如有不足,由属地财政承担。应确保城区低保户、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优先入市,并给予具体的优惠扶持。
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目前已有的夜市存在无序管理状态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完善审批制度,确保夜市的建设、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夜市街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设置夜市街区专门管理机构。
发挥品牌效应:立足日照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突出地方特色,让夜市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购物的好去处,从而也带动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要打造几大夜市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宣传推广。
针对政协委员们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夜市经济规范发展,市商务局将以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游购娱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顺畅、环境整洁卫生、管理科学合理”的特色品牌夜市为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把发展夜市经济作为全市商贸流通经济增长极来培育,力争将其列入全市经济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该项工作列入区县、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调动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建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东港区政府和市商务、住建、环保、城管、食药、消防、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明确分工,形成合力;从人、财、物、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组织力量抓紧制订我市夜市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做到三个结合: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相结合、与我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与未来城市发展的定位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从功能、结构、业态、环境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整合,逐步向现代化商业街发展。
研究制订一套扶持夜市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项目审批、土地出让等方面优惠支持。在管理服务方面,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避免多头收费,多头管理,让投资经营者一门心思搞经营、谋发展。
采取行政推动,在夜市建设的起始阶段,各级政府适当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定向招商,借外力建设品牌夜市,实现“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夜市特色和品牌上狠下功夫,提炼文化,提高品位,提升形象。重点挖掘商业文化、城市文化、商品文化、旅游文化等等,增强特色夜市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同时,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改善道路环境设施、设置主题文化广场等方式,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
加大宣传造势,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发展夜市经济的重大意义、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各夜市的规划定位、发展情况,并及时总结宣传特色店铺发展的典型,以此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在全市营造关注、研究、支持夜市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我市夜市经济发展步伐。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